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深圳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重大变革:评标委不再有定标权 政府批准事项全删除
深圳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发生重大变革,为了遏制围标、串标和腐败行为,定标权从评标委员会回归到招标人手中。同时,11项涉及政府批准的事项全部予以删除。
新旧文件"评标及定标权"对比
原86号文
招标人是项目的责任人却不享有定标权,评标专家享有定标权但责任难以落实,易引发围标、串标和腐败行为。原来,按照86号文的制度设计,评标过程均不对外公开,决定评标最终结果的评标专家,享有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自由裁量的权力,具有暗箱操作的空间。
现73号文
大力推行评标全过程公开制度,公开评标专家库,公开专家抽取过程及评标委员会专家名单,公开评审结果,包括评审意见、评审报告,同时还将中标结果和合格投标人所得票数在交易网上公示。最终定标由业主票决,实现招标人的权责统一。
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以前为了防止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行为,一直以来在制度设计上都限制甚至剥夺了招标人的定标权,由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定标,由于评标专家的行为难以监管,引发了一些评标专家腐败的案件。
"专家评标在整个建设工程交易中具有核心的地位,评标结果直接影响最终中标结果,牵涉到参与建设防水工程交易的各方主体的利益,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黑色的产业链。"有关负责人称,那些被选中的评标专家,可能会在私下对潜在投标人作出索贿的行为,导致评标结果出现不公,而招标人作为责任主体,对于评标结果却没有话语权。有关负责人指出,由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将由定量评审向定性评审转变,其评审结果仅作为业主参考,不再确定分数排名,最终定标由业主票决,实现了招标人的权责统一。
此外,73号文还重点加强了诚信管理体系,新增"禁止投标的情形"和"招标人可以拒绝投标的情形"。对于近3年有行贿犯罪记录的、因串标转包违法分包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或者调查的、信用评价为红色的等有不良诚信记录的企业,禁止其参与投标或者允许招标人拒绝其参与投标。
抑制寻租提升招投标效率
此外,深圳市住建局还对86号文中涉及的政府批准事项进行梳理,发现在招投标过程中共有11项需要政府批准,而这些批准事项既没有设定批准的条件和标准,也没有设定批准的时限。由于这些批准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寻租的空间,而且还会影响招投标的进程和效率,73号文对这11项批准事项全部予以删除。"招投标的本质是市场行为,应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"有关负责人称,因此73号文简化了招标前置条件,侧重事中与事后审查。
按照《招标投标法》的要求,招标人要先取得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之后,才能启动招标程序。73号文对此进行了改革,对于已办理计划立项手续,但用地、规划许可等手续尚不完备的项目,如满足招标的相关技术条件,投标人可先行招标,但须向主管部门书面承诺自行承担相关风险。
据介绍,通过简化招标前置条件,让具备条件的建设工程招标与规划许可等手续同步办理,至少可节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。
雨晴小编认为政府此举有利于防水市场公平竞标,让有实力的防水企业能够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进行市场化竞争。